• 信用信息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站内文章

玉林市:诉讼服务跑出“加速度” 玉州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20-08-04 06:05:37 | 来源:

诉讼服务跑出“加速度”

——玉林市玉州区法院创新办案机制践行司法为民纪事


诉调联动,构建解决纠纷“新平台”;速调速判,构筑解决纠纷“快车道”;集约化送达,创建解决纠纷“高速路”……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1月至6月,玉州区法院立案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343件,结案1233件,结案率91.81%。

诉调联动 构建解决纠纷“新平台”

“谢谢你们,以后我会看管照顾好小孩,防止他再受到伤害。”今年6月29日,玉州区法院立案庭庭长袁亮和人民调解员来家平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当事人梁某感激地说道。

3月22日下午,梁某6岁的儿子小梁在邻居曾某家门口玩耍时,不慎被曾某家的狗咬伤。事发后,小梁被紧急送到医院分5次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先后花去医疗费1700元。梁某多次与曾某协商赔偿事宜,但都没有结果。随后,梁某向玉州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曾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精神抚慰金共计5700元。

法院立案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事发时我不在家,不能证明是我家的狗咬伤了小梁。小孩被咬伤,应该是监护人没有尽到责任导致的。”曾某觉得让自己承担所有的赔偿责任很委屈。

“村里几名村民都看见了,是你家的狗咬伤我儿子的。”梁某情绪激动地说道。

……

双方各执一词,调解顿时陷入僵局。庭长袁亮和调解员来家平没有放弃,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从情、理、法角度分别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最后,曾某同意赔偿小梁2000元。双方握手言和。

“为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强化诉源治理,玉州区法院引入人民调解员进驻诉讼服务中心,大力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充分发挥速裁法官与调解员‘1+1>2’的叠加效应,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前。”玉州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黄霁春介绍,自2019年以来,该院诉前成功调解结案950件,占调解案件总数62.66%。

速调速判 构筑解决纠纷“快车道”

玉州区法院积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通过加强速裁审判团队建设,对案件开展繁简分流等措施,打造快立快审快结的绿色通道,公正高效解决矛盾纠纷。

今年5月初,一小区楼盘14户业主因开发商延期交房而诉至玉州区法院。由于14户业主起诉的是同一被告,承办法官高斯宜接案后,决定合并调解和开庭。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太大,公司现在经营困难,实在难以一次性支付违约金给14户业主。”被告诉讼代理人向高斯宜道出了企业的困难。经多次电话调解无果后,高斯宜决定尽快开庭审理,让开发商与业主在庭审中出示证据,充分阐述各自意见,以便促成和解。庭上,14户业主与开发商唇枪舌剑,各抒己见。后经法官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化干戈为玉帛。

袁亮介绍,从2019年4月开始,玉州区法院建立“1+1+2”(即1名法官配备1名法官助理和2名书记员)速裁团队,因案制宜采取不同的调解措施、集中多案同审连审的方式,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原则,提高庭审效率。截至6月30日,玉州区法院速裁团队共分流各类民商事案件3245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40.8%,审结3133件,调撤1334件,结案率96.55%。 

集约化送达 创建解决纠纷“高速路”

“我现在北京,受疫情影响无法赶回来签收应诉材料,这可怎么办?”被告陈某在电话里着急地对黄双法官说道。“不用急,我们引进了第三方集约化送达服务,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民事起诉状、应诉通知书等材料给您,请注意接听10102368送达专线的来电和查看短信。”

“太好了,我收到应诉材料后再仔细核对,一定尽自己最大能力把钱还上。”陈某对这种便民措施十分称道。

从2020年4月底开始,玉州区法院引进第三方集约化送达服务。案件受理后,书记员将民事起诉状、开庭传票等应诉材料通过人民法院送达平台推送给集约化送达中心。

“我们通过全国统一送达专线10102368打电话给当事人。当事人同意电子送达的,则通过短信、邮件等电子方式进行送达。”集约化送达中心负责人说,若当事人不同意电子送达,则采取自取、邮寄、上门送达等方式,而且电子送达全程录音留痕并生成书面的送达报告。

“集约化送达能有效解决送达难问题,不断提高送达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需求。”玉州区法院院长王明林介绍。自集约化送达中心成立以来,玉州区法院完成民商事等案件330件462人次的送达任务,电话、电子送达成功率达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