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制革行业,说起庞富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几十年来,凭着勤奋和诚信,庞富英将一个小作坊做成了广西最大的民营皮革生产企业——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她也成为行业的“皮革女皇”。
艰难起步,多年打拼积累创业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私营企业在玉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4年,庞富英和爱人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手扶拖拉机并东拼西凑了两万多元钱,和几个股东在兴业县城隍镇创办了一个皮革作坊。
然而,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白天我要走村串户收牛皮,晚上加工,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全家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庞富英回忆,房子前是作坊后是住所,晚上牛皮血水溢出,次日早上都漫到床底。当年创业的艰辛,让庞富英感慨不已。
刚开始的几年,作坊的经营并没有什么起色,两年后,庞富英夫妇出来单干。因为缺乏资金,夫妇俩生活捉襟见肘,有时饭都吃不起,实在饿了就割点牛皮、猪皮的皮边,去毛洗净后煮着吃……就这样,庞富英的皮革作坊顽强地运营着。
198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一直寻求突破的庞富英来到浦北县,承包了一家国营厂部分设备加工皮革。“那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庞富英说道,“由于原料货真价实,且加工精湛,所以皮革质量非常好。”质量有了保障,庞富英尝试外贸出口,扩大皮革销路。当时,外贸出口权掌握在浦北县外贸局手里,产品必须通过该局的渠道出口。
为了获得皮革出口份额,庞富英夫妇找到该外贸局,请求将其产品列入出口范畴。不料,当时外贸出口要求高,且外贸部门对他们不是很了解,产品出口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当时,要照看孩子又要工作,我和爱人就轮流带着孩子去外贸部门要出口权。”庞富英回忆道。庞富英夫妇的执着打动了外贸部门,答应推介给外商。结果,外商验完货后非常满意,当场拍板。“当时我的皮革质量是广西最好的。”庞富英自豪地说。就这样,庞富英在浦北县经营了7年,作坊规模虽未迅速发展壮大,但夫妇俩却积累了丰富的皮革制作和生产管理经验,为日后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玉办厂,勤奋诚信经营做大企业
1994年,玉林的乡镇企业发展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积累了经验的庞富英回到玉林承包了一家倒闭的私营皮革厂,并命名“富英制革厂”,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玉林私营经济发展氛围很好,政府和银行对我们非常支持。”庞富英说,“我向农信社申请了200万元贷款,仅3天就到账了。”这笔贷款如及时雨,帮助庞富英扩大了生产规模和技术投入。“可以说,没有这笔贷款,就没有庞富英的今天。”庞富英感慨地说。有了盼头,庞富英铆足了劲,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厂,晚上很晚才下班。这个习惯,庞富英一直延续到现在。
深知皮革进出口经营权的重要,经过多年努力,1998年,庞富英为企业申请了皮革经营进出口权。这样,省下了中间环节,出口更便捷,成本更低。进出口权有了,要到国外推销产品,可自己一句英文也不会,怎么和外商交流?为此,庞富英聘请了翻译,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展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企业越做越大。
在业界,庞富英的诚信为合作伙伴所称赞。一次,富英制革厂从原料供应商协议以50元/张收购猪皮,但那年原材料上涨,皮价上升到了90多元/张。为了不使供应商亏本,庞富英还是按90元/张付款,仅此一笔企业就多花了1000多万元。“为了企业长远发展,宁愿亏自己也不亏合作伙伴。”庞富英说。每年,庞富英签订2000多个进出口交易购销合同,她都恪守合同条约,绝不违约。庞富英从来没有因为价格、质量、供货期、收付款等与客商发生过纠纷,深受国内外客户的信赖和称赞。
2004年,富英制革厂改为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迅速驶上快车道,产值连年递增,最高时达4亿元,纳税超过3000万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庞富英把一个小工厂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民营制革企业,庞富英成为享誉业内的“皮革女皇”。
转型升级、拓展领域,寻获增长新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公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同期,中国皮革制品的出口退税取消,公司所面临的外贸形势更加严峻。对此,庞富英审时度势,主动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改变这一局面,庞富英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多方寻求与耐克、百丽、森达、纽巴伦等知名品牌鞋业合作,同时积极开发UGG等新产品,主动适应国内市场需求,逐渐降低公司的对外出口额。考虑到国内不少猪皮被加工成食品,皮源减少,猪皮价格水涨船高。寻找质优、价廉的猪皮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庞富英了解到,中国人吃猪皮,但外国人不吃。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汇率上升,正是有利于进口的时候。于是,庞富英从国外进口猪皮,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在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时,富英制革有限公司多措加强环保治理投入,其中,2008年,公司与四川大学皮革学院建立技术合作,致力于制革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2009年又投资2850万元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和废液循环利用的工业化项目,不断提高环保治污能力。
“在转型中,我们也积极尝试涉足新的领域并取得初步成效。”庞富英向记者介绍,公司投资的富英中学已经实现每年招收700名新生,同时,富英幼儿园运营良好,让公司对未来多样化经营充满了信心。
- 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1年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用建设示范区典型经验(一)
- 多元解纷促和谐 一站服务“加速度” 玉林市博白县法院法官调解 妻子愿替夫还债
- 庞富英:勤奋与诚信 成就“皮革女皇”美名
- 玉林市博白县:农民工工地干活意外身亡,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高...
- 玉林市容县首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宣判
- 玉林市博白县人民法院:农民工资遭拖欠 法院执行解忧愁
- 玉林市容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多元化解机制便捷、高效服务群众
- 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陈华局长到玉州区法院指导防疫期间执行工作
- “6.15”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玉林市中院发布三起非法集资审判典型案例